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,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

以后再说X

欢迎访问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有限公司网站!

图片名

全国订购热线:
0571-87859897

主页 > long8新闻 > 公司新闻

公司新闻
活动公告 公司新闻 健身指南 器材保养 常见问题

龙8国际杭州地铁里的“拼命三郎”

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5-08-14 23:26:29 次浏览

  地铁公安警察给人的印象有点像乘警,巡逻、执勤,比较斯文。但是,杭州地铁公安里却是藏龙卧虎,有着能“武”善“打”的“拼命三郎”。   浪里白条赵

  地铁公安警察给人的印象有点像乘警,巡逻、执勤,比较斯文。但是,杭州地铁公安里却是藏龙卧虎,有着能“武”善“打”的“拼命三郎”。

  浪里白条赵海峰,空手道黑带楼波,散打冠军潘贤华,这篇记述将为您讲述这三位硬核「铁」警的故事。

  「赵海峰,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公安分局特警大队铁豹突击队队员,运动健身达人,多次下水救人,被评为2024年度“杭州好人”称号。」

  2025年8月3日,在一年一度的“横渡钱塘江”中,赵海峰又一次出现在横渡队伍中,这是他第11次参加这一杭州标志性赛事活动。

  采访赵海峰,第一眼很难不被他高大健壮的身材,以及T恤下紧紧贴着的两块硕大胸肌所注意。

  1987年出生的他,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,作为地铁公安特警大队铁豹突击队的一员,赵海峰总是备受瞩目。

  赵海峰曾在部队服役,他所在的部队叫“全训部队”,意思是全天候都在训练——早上起床跑五公里,然后是各类攀登技能、擒拿格斗技巧等训练。

  退役后,赵海峰在2009年,考入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第二警队,成为了警队中的一员。

  赵海峰从小就喜欢运动,高中时就是校篮球队队员。为了提高自己的耐力,他经常跑步去上学,从家里到学校距离五公里。

  在加入警队后,他更加感受到身体素质的重要,于是开始跑马拉松。2015和2016这两年,是他疯狂参加马拉松的两年,共参加了十多场比赛。上海马拉松,他取得了半马前200名的好成绩。

  苏州马拉松赛上,他更是突破了“全马330”的目标,这也意味着他的体能和耐力已经十分出色了。

  “对跑步者来说,参加马拉松,能够完赛就成功了,这是对自我挑战的认可。跑的过程有多痛,到终点的那一刻,自豪感也就有多大。”赵海峰说。

  除了马拉松,赵海峰还积极参加“斯巴达体能障碍赛”的小众赛事。这项赛事难度更大,过程中有下水、钻洞、射箭等等要求。赵海峰前后共参加了七八次,2023年还拿了这个项目的第二名。

  2016年,一名女子因感情问题,在一幢十多层楼楼房的窗台上,脸朝外坐着,意欲跳楼。接警后,因劝说无效,赵海峰看准时机,迅速冲上去,一把抓住这名女子的手。

  “没想到她还是往下跳了,身体就悬空着挣扎,当时我只能死活不松手,在旁人的帮助下,用尽全身力量才把她拉了上来。”赵海峰回忆说,如果臂力不够,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他自己也会受伤,甚至会被带下去……

  “每次救人,总想着以最小的代价,让对方脱离危险。这份勇气源于对自己身体素质的自信。”赵海峰说。

  他曾经是个身材瘦削的男孩,高三时身高177公分,但体重只有120斤。健身十几年,前后的照片对比太强烈了,很难相信,这竟然是同一个人。

  2014年加入警队后,他开始有计划地健身和跑步。苦练三年后,朋友们夸他已经不亚于专业健身教练了。受到鼓舞的赵海峰,于2017年考出了健身教练资格,并在工作中更加展现出强大的能力。

  2017年11月2日晚上,一名年轻女子因感情问题,在钱塘江边有轻生行为,赵海峰和同事接警后赶到现场,发现这名女子站在江水中,大腿已经被水淹没。

  时值11月,江水已经很冷。赵海峰回忆说,由于劝说没用,情况紧急,他和同事赶紧下水,合力将女子救回岸边。

  或许是对于健身过于痴迷,2018年,赵海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辞职创业。他开了家属于自己的健身房,正式当起了全职健身教练。

  脱下警服的他,虽然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喜爱的健身工作中,但是心中还是有些不舍。“当看到别人有难的时候,内心总有本能的驱动,让我冲上去。” 赵海峰说。

  2021年的一天,赵海峰像往常一样在杭州滨江白马湖公园内跑步。边上有几个小男孩在公园内骑车玩耍,其中一个发生碰撞后,人就“飞”进了湖里,在水里不停挣扎。

  赵海峰发现溺水的男孩后,立刻跳进水中将男孩救起,并为他做心肺复苏,过了十几分钟,男孩的意识才逐渐清醒。赵海峰守着男孩,直到他的家长赶到并将情况说明后才离开。

  也许是这次救人让他回想起在警队的时光,也许是那三年因为“戴口罩”让他的健身房濒临倒闭。2022年,他看到杭州地铁公安分局特警大队在招辅警,于是决定关店,报名再考警队。

  最终,在2023年4月,他再次以辅警的身份加入了警队,成为了一名“铁豹突击队”的队员。这是一支专业“应急处突”的队伍,主要承担杭州地铁反恐防暴、巡逻防控、重大安保等工作。

  赵海峰还成为了特警队里的体能训练负责人,被同事们称为“赵教练”。去年,他被分局工会聘为健身老师,每周给大家上一堂健身公益课。如今的他,完美地把健身爱好和公安工作结合在了一起。

  “有身体素质在,有些事情就有底气和信心去做了。”赵海峰说得自信又从容。2025年7月25日,他被评为2024年度“杭州好人”。这是他在荣获“杭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”和“杭州市治保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后又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。

  「楼波,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公安分局朝阳站派出所民警,27年警龄,空手道黑带高手,刀枪棍棒都耍得有模有样。」

  “如果不穿制服,没人会当我是警察。有一次,我去水果摊上还一把西瓜刀,结果有个人见到我拿着刀的样子,转身就逃。”楼波摸摸自己的光头,爽朗的笑了。

  身高179公分的楼波,因为这个光头,在警队里特别“显眼”。他笑称自己有“当卧底”的有利条件,不是这个光头,而是他特别能打。

  楼波是1977年生人,从小就想练武,但父母却让他学画画。考入警校后,他才开始了名正言顺的练武。“当时有拳击、散打和擒拿三门课,一门课上一年,我都非常喜欢。”他说。

  因为大学专业是刑事侦查,而且又练就了一身擒拿格斗的本领,1998年,他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当时的下城区刑侦大队,在刑侦一线年。

  楼波清楚地记得,刚成为刑警不久,他就遇上了一起抢劫杀人的恶性案件:一个姑娘,在离家只有五十米远的地方,被两名歹徒残忍杀害了。

  楼波回忆,这个遇害的姑娘竟然还是他妹妹的一个朋友。那个时候,大家包里都会带些现金。那两名歹徒的作案动机就是谋财,却十分残暴,先用刀把人捅死后再实施抢劫,性质十分恶劣。

  经调查,两名男性嫌疑人作案后逃往了外地,躲在一家旅馆里。楼波参与了抓捕行动,那是他第一次抓杀人犯,有些紧张。而且当时的警用装备也没法跟现在比,就是赤手空拳的上。

  到了旅馆,开门时,楼波发现门被反锁,于是一脚踹门而入,猛虎一般的扑过去控制住凶犯的双手,让对方没有机会反抗。好在当时另一名凶犯不在房内,否则难免一顿搏斗。

  还有一次“反双抢”行动,楼波也印象深刻。多年前,针对路上的拦路抢劫和飞车抢夺犯罪行为,杭州警方曾专门成立过“反双抢中队”,楼波加入了这个中队,并且因工作表现优秀立过一次三等功。

  楼波记得,有一伙骑摩托车的年轻抢劫团伙,聚集在杭州周边的一个村子里,而且这帮人还都练过武。

  实施抓捕行动的那天,正下着雨,为了避免打草惊蛇,大部队先驻扎在村外,楼波被派去先行侦察。

  侦察结束后,他和另三名同事被派为突击队,先行进入那帮团伙聚集的房子。楼波进去后发现,对方有十多个人,力量对比悬殊。

  楼波不急不慌,他看到右边灶台上摆着两把菜刀,于是抢先一步把双刀拿在手上,然后在门口站定,假装对门外说:“人都在,屋子小,你们在外面守着,我让他们一个个出来。”

  事实上大部队此刻还没有赶到,楼波先从气势上把对方给镇住了,全部乖乖抱着头蹲下。最终,等大部队到达后,这个团伙被一网打尽。

  楼波怀念当刑警的岁月。现在,虽然他告别了身体对抗、徒手擒凶的角色,但他通过坚持习武,保留了他的硬核一面。

  2013年,楼波转岗到杭州市地铁公安分局,成了地铁公安的第一批警力。他带着一批年轻警察,在地铁站内进行日常巡逻、盘查和管理工作,只要跟站点有关的事,都要做。

  由于长时间在地下工作,楼波开玩笑地称自己是“地下工作者”。比他年轻的警察都叫他楼师傅,因为都知道他武功了得。

  楼师傅除了常规的警务技能,还是空手道高手,短棍、长棍等冷兵器也是耍得有模有样。

  其实他在成为楼师傅之前,曾经也一度受困于身材发胖。那是参加工作三四年之后,由于干刑警生活不规律,经常熬夜,体重一度达到192斤。

  有一次,在爬四层楼的楼梯时,楼波觉得特别累,如果此时抓捕对象从身边跑过,根本追不上。这件事对他敲响了警钟,于是痛下决心健身,一年时间减掉了40多斤。

  这次甩肉成功后,楼波的体重基本就没再出现过大的反弹。但他觉得身上光有肌肉还不够,就产生了找武馆重新习武的念头。

  楼波选择了练习空手道,2023年已经练到了黑带四段。他打算继续练,目标是拿下黑带九段。只不过,规则要求四段后,每隔五年才能考下一个段位。

  “那时候我都快80岁啦,不过只要到时身体没有伤残,应该没问题。”楼波哈哈大笑,笑声中有的,不仅仅是自信。

  除了空手道,他还在10年前开始练菲律宾武术,最擅长的是短棍。“只要给我个冷兵器,我都会用。”

  拥有强健体魄和武技加持的楼波,是警队里的楼师傅,格斗、擒拿,短棍、长棍、盾牌之类的器械,只要有同事愿学,他就愿教。

  楼波教过的学生里,有不少是专业的警队教官,一般都是私底下找他学。“教过的人不少了,练和教都是我的爱好。”楼波说。

  楼波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习武之人,并且有自己的“武道”哲学。习武之人要有平常心,所以,他不太看重工作中的功劳。

  「潘贤华,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公安分局市民中心站派出所副所长,曾荣获全国武术散打冠军,有“敢斗王”之称。」

  采访前,我看了一些潘贤华的过往资料,那是一个当年有着犀利眼神、举着拳头,随时准备战斗的年轻汉子。见到潘贤华的时候,他戴着一副眼镜,谦逊地说,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好被采访的。

  1979年出生的潘贤华,是体育运动科班出身,曾是八一体工队的一名专业散打运动员。他打过全国大赛,也打过国际比赛,都拿过冠军。退役后,他转入公安系统,一直发挥着散打上的专业优势。

  潘贤华上初中时开始正式练散打,高中时获得浙江省青少年散打比赛冠军;他的耐力和力量,在同龄人中有优势。

  1997年,潘贤华被特招到在广州的体育学院,进入运动系散打队,成了一名职业散打运动员。1999年,他第一次参加散打全国大赛就拿了第二名,2002年拿了全国散打锦标赛75公斤级冠军。

  期间,他也参加国际比赛。在一次和美国、意大利散打选手的比赛中,获得过冠军。“当时中国的散打国内前八名,到了国际上基本上就是冠军。”潘贤华回忆说。

  在散打队,潘贤华被称为“小李广”、“敢斗王”。李广是中国汉朝时期的名将,当时每个人都要选一个绰号,代表队出战,有了绰号,更能鼓舞士气。

  潘贤华身高178公分,由于他在比赛中敢打敢拼,还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的“敢斗王”称号,并被赠予牌匾。

  作为散打运动员,潘贤华一直打到2003年。2005年时正式转业,他选择了公安,进入了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,并在特警支队一直干到了2016年。

  在特警支队,潘贤华既是一名兼职教官又是突击队员。他所在的队伍是特警支队下属的“处突大队”一大队,有四五十人。他在这个大队工作了11年。作为全国散打冠军的他,当仁不让地挑起了负责大队散打训练的担子。

  在特警支队,他和参加散打比赛时一样敢打敢拼,冲在最前面,自称“敢死队”,并荣获过个人二等功1次,三等功3次。

  2009年,有一个外地来的毒贩,正和人在某处房间里进行毒品交易。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潘贤华带领小组共四人,破门而入。

  冲进去后,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一把就将毒贩的双手反剪,让对方根本没时间反抗。将毒贩控制住之后,他在枕头下发现了一把枪,而且子弹已经上膛。

  想到这把枪,潘贤华还是有点后怕,他说万一当时给了对方挣扎反抗的机会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还有一起和毒品有关的警情,虽然不是危险的抓捕行动,也让潘贤华印象深刻。那是2011年,有一名男子站在房顶的水池上,拿着砖头往楼下砸。

  楼房有六层楼之高,当时虽无人员伤亡,但已有车辆被砸坏。接警后,潘贤华带领三个同事上楼。他从六楼水池的背面,悄悄爬上去,从背后一把将男子锁住,然后往后顺势按倒。

  水池离楼顶外沿不到一米,潘贤华说,当时还想着要保护对方,怕他跳下去。那名男子个子足有190公分高,体重约200斤,如果对方“乱动”,自己就有可能被带着摔下去。

  虽然对方身高马大,但潘贤华凭借着自身的力量和技巧,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顺利将对方按倒后,随即又将其“五花大绑”,慢慢地从水池上放下来,化解了一起险情。

  2016年10月,潘贤华离开特警支队,几经调动,于2023年5月加入地铁公安分局市民中心站派出所,并被提拔为副所长,分管反恐和治安条块的工作。

  潘贤华有强迫症,强迫自己通过运动健身,保持身材和体格。他说跑步会让人上瘾,年轻的时候喜欢拼速度和距离,现在更多是坚持,每周跑几次,每次跑三到五公里。

  身高178公分的潘贤华,他的自律和“强迫症锻炼”,帮他维持着强健的体魄。作为教官,他主要教徒手格斗、防卫与控制等内容,每个月上一到两堂课,每堂课五六十人。学员中既有新警察,也有老警察。

  “别人觉得我教过的东西有用、有效,那就是我作为教官感到满意的成就了。”潘贤华说。

  潘贤华的课,以实操为主,理论较少,他上的《防卫控制》这门课,就要经常实打实地做一些动作的示范。“如果自己平常不练,到时示范动作都做不出来。”所以,潘贤华自己经常在练。

  有时候,有学员会提出来要跟教官实战对抗,这个时候潘贤华知道,对方一定已经做好了对抗的准备,但他是教官,可以接受挑战,但不能把学员弄伤。

  “尤其是遇到小年轻学员,”潘贤华笑着说,“他们喜欢挑战教练,以此证实教练的动作有没有用,出手比较狠。”

  目前为止,潘贤华还没有被学员“挑战”成功过。“等到哪天自己被年轻学员‘挑战’成功了,那就说明自己开始老了。”潘贤华笑称。

  除了警队里的教官身份,潘贤华早在2004-2005年间,还担任了一年当时的浙江省女子散打队外聘主教练工作,其中有一名队员,后来拿到了女子散打48公斤级赛的全国冠军。一个冠军退役,一个新冠军又诞生。

  工作以外,在家里,潘贤华的爱人也是一名运动员。运动基因,加上潘贤华积极的正面影响,身高达到193公分的儿子,已成为跆拳道和跑步的双体育特长生,这让潘贤华感到骄傲和自豪,但对于孩子未来的道路,他说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。

  三位硬核「铁」警,有不同的人生背景,不同的人生轨迹。他们都有过硬的身体素质,在警队里,他们或多或少都有“教练”这样的共同角色,但更主要的共同点在于,不论年纪几何,他们始终都有坚持的精神。

  他们用坚持,成就和维护了自己的硬核,并且帮助警队同事成长,共同承担着守护一方平安的责任。

图片名 客服